在线投稿 设为首页  
     
    首页 >  活动 > 春来茶馆 > 谈绿建 论土洋  > 正文
“绿色建筑”成就高尚生活
发布时间: 2010-09-19   来源:互联网投稿 

未来绿色建筑——阿布扎比垂直海水农场(图片来源:百度)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和必要推动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促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化发展是国家发展经济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我国《住宅设计规范》的基本目的就在于鼓励住宅建筑朝着节能、健康、舒适和经济的方向发展。节能与环保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住宅建设的紧迫任务。

由于目前我国还未真正经历过能源危机,因此全社会对能源问题的严重性缺乏足够的认识。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关注程度正日益增加。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如何做到能源的合理使用才是环境保护的首要问题。随着节能环保的观念逐渐地融入到当今的住宅建设中,节能建筑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一种新的建筑理念——“绿色建筑”也就应运而生。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未来绿色建筑——韩国绿色“能量中心”(图片来源:百度)

绿色建筑还要根据地理条件,设置太阳能采暖、热水、发电及风力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环境提供的天然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要考虑如何与所在地的气候特征、经济条件、文化传统观念互相配合,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从而成为周围社区不可分离的整体部分。绿色建筑作为一个次级系统依存于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自然环境,与绿色房地产都不能脱离生物环境的地域性而独立存在。绿色建筑的实现与每一个地域的独特气候条件、自然资源、现存人类建筑、社会水平及文化环境有关。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回归自然,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我国的绿色建筑的建设还处于初期研究阶段,缺乏实践经验,许多相关的技术研究领域还是空白,各种资源效率中最重要的是能源效率。能源效率越高,越能节省费用,更能增加投资绿色建筑的吸引力,因此提高能源效率是进行绿色建筑建设的基本条件。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就要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尽量采用天然材料,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节约水资源,包括绿化的节约用水。通过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季节的主导风向能够达节能能源的目的。

绿色建筑涉及的内容繁多,这里就着重谈论一下住宅通风系统。

未来绿色建筑——漂浮的城市(图片来源:百度)

住宅通风实际上是人的一种生活需求,在居民住宅中,通风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的必要手段。在过去几十年中,人们重点考虑建筑节能问题,将房子及门窗建得密不透风。然而不幸的是,住宅密封性能提高的同时,却导致了室内空气质量下降,舒适程度下降,以及影响居民身体健康等问题的出现。

控制室内空气质量最常用、最简便的办法就是引入室外的新鲜空气,以稀释和更换室内的污染空气。住宅通风系统实行欧洲通行的住宅室内通风量标准,每2小时室内空气全部更换一次的连续通风。在排出室内污浊空气的同时,从室外引入经过处理的新鲜空气,持续地为室内主要房间输入新鲜的空气,保证健康的室内空气品质。并根据人体的实际需求和室内的活动环境,自动控制和调节进排风量,真正满足人体的需要,并最大程度地降低了能耗。

人类65%以上的过敏、哮喘都与室内的灰尘有关,室外空气通过进风设备的过滤,可有效的去除空气中的尘土、花粉、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而且通过滤网还能有效地降低室外噪音。提高了呼吸的质量,创造安静清洁的室内环境。

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可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绿色建筑的消费需求正在不断增大,同时,高端住宅的消费趋势来看,绿色建筑也是标榜开发公司及其开发项目建筑理念的风向标。

责任编辑: Ryan
评论
昵称: 
RCC关系网

都市实践

CCDI

中国房地产人才教育网

五合国际

筑博设计

九源国际

易兰

维思平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给我留言 | 在线投稿
建筑畅言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34636号 京ICP证09074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37号
E-mail: editor@archcy.com 电话:86 10 56064666 传真:86 10 63107850
畅言网微信